高新区“职工点单、工会服务” 打造赋能职工发展“服务圈”(创新案例2025年第44期)

政策研究室 2025-06-09

一、推荐理由

近年来,高新区总工会聚焦职工需求,依托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阵地,坚持公益普惠,通过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色课程体系,赋能职工发展、守护职工幸福。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科学建设课程体系,满足职工多元需求。坚持“职工点单、工会服务”的理念,精心打造“传统文化+职业技能+生活美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一是传承经典之美,涵养文化底蕴。开设非遗手工、经典诵读、少儿中医等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职工生活。“非遗手工课堂”中,职工亲手制作汴绣、香囊、陶艺,在指尖传承匠心;“家庭保健课堂”传授中医养生知识,帮助职工成为家庭健康的“守护者”。二是开设实用技能课程,提升职工技能素质。针对职工职业发展需求,推出手机视频剪辑、整理收纳、芳香疗愈等实用技能课程,为职场竞争力“加分”。三是舒缓心理压力,传递幸福能量。特别关注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开设瑜伽、插花、芳香疗愈等课程,帮助她们舒缓压力、提升生活品质。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普惠惠职工。“线下+线上”“普惠+精准”相结合,让优质服务触手可及。一是“职工夜校”点亮业余生活。充分利用职工下班后的“碎片化时间”,推出“职工下班,工会上班”的夜校模式,开设化妆、茶艺、中医养生等课程。二是“云课堂”打破时空限制。为方便哺乳期妈妈、异地务工职工参与学习,通过微信视频号开设线上直播课程,提供课程回放、互动答疑服务。“小儿推拿云课堂”吸引2000余名女职工在线学习。三是“送学上门”精准对接需求。联合企业、社区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将插花课堂送到产业园区,把中医义诊带到社区广场,让职工在家门口享受服务。2024年累计开展送学活动30余场,惠及职工6000余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促进稳岗就业。聚焦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开展“培训+考证+就业”一站式帮扶。一是技能培训强本领。开设小儿推拿、整理收纳、母婴护理等紧贴市场需求的课程,特邀行业专家授课,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全年开展培训95场次,5000余名职工参训,持证率达90%。二是就业服务促增收。与月子中心、中医理疗馆等20余家机构建立合作,为持证学员提供就业岗位。下岗女职工张某通过“整理收纳师培训”实现再就业,月收入增加3000元;李某创办“芳香手作工作室”,带动10余名女职工灵活就业。三是创业扶持树信心。通过举办创业沙龙,链接政策资源,帮助50余名职工成功创业。

暑期托管有特色,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连续8年开办“惠工宝贝暑期托管班”,打造“托育+教育+实践”的特色服务,帮助双职工家庭解决“看娃难”困扰。一是课程设计有特色。开设经典诵读、少儿中医等传统文化课堂,组织跳蚤市场、亲子手作等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二是托管服务广覆盖。托管班面向企业职工、新就业形态职工免费开放,累计服务2600余名职工子女。三是社会资源强联动。联合高校志愿者、专业机构提供照护服务,确保孩子安全;开展“亲子开放日”活动,搭建职工亲子沟通桥梁。

(二)工作成效

职工夜校自开办以来,累计开展课程1900余堂次,成为辖区职工学习交流、提升素质的“充电站”和“朋友圈”。2024年职工服务中心累计开设技能类课程30余门,传统文化类课程累计服务职工2万人次。“惠工宝贝暑期托管班”获评“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示范点”。

(郑州市总工会政研室、女职工部,高新区总工会)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