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意义
2025年郑州市“工益乐学”职工大讲堂计划开展300期。如何推动职工大讲堂进基层有实效、受欢迎,既扎扎实实,又红红火火,郑州市总工会立足基层职工需求,在构建“基层点单+送教上门”服务体系过程中,探索以非遗技艺与现代工艺为载体,创新融入红色文化,推出“‘艺’心向党・手作传情”红色主题创意手工体验课程,通过沉浸式文化实践活动,让红色信仰在职工群体中落地生根,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二、主要做法
(一)推行“精准滴灌”服务模式,搭建零距离教育平台。
郑州市总工会着力构建“基层点单+送教上门”服务体系,针对各单位提出的个性化“课程订单”,主动整合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等优质师资资源,量身定制课程方案,将非遗剪纸、热缩工艺挂件制作等特色课程融入职工大讲堂,送到职工身边,推动红色教育在不同行业群体中的精准覆盖,大幅提升职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构建“多维融合”课程矩阵,创新沉浸式教育载体。
在课程开发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核,将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手工有机融合,打造立体化课程体系。大讲堂上,职工以刻刀为画笔,以红纸、橡皮砖为画卷,通过精心裁剪、雕刻,将心中的革命历史场景、英雄人物、红色地标等具象化,切实让红色文化融入职工生产生活场景,让职工在指尖艺术中感悟红色精神的深厚内涵。
(三)创新“双线联动”传播路径,拓展立体化教育场域
在活动组织与推广层面,采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模式。线下精心打造红色主题活动空间,通过主题展板、红色标语布置,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并配备高品质手工材料,保障活动高质量开展;线上充分运用市总工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活动前期发布精美的邀请函,吸引职工关注;活动期间安排专业摄影团队全程跟拍,实时剪辑制作活动花絮、职工创作特写等短视频,在各大平台高频次推送;实现“线下实践+线上传播”的裂变式推广,有效扩大红色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三、实施成效
红色主题手工课程成功开展17期,吸引近千名职工积极参与。活动覆盖学校、医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非遗剪纸、热缩工艺挂件制作、橡皮章雕刻、冰箱贴制作等,深受职工喜爱。职工在手工制作中深入理解红色故事与精神,红色信仰通过指尖艺术传递,内化于心,不少职工表示对红色文化有了更鲜活的认识,家国情怀得以厚植。
四、经验启示
红色主题手工课程紧扣全总、省总、市总加强职工思政引领的要求,以创新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实践,对推动同类型工作的启示:一是突破传统模式,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增强吸引力;二是融合多元元素,如非遗与红色文化,丰富活动内涵;三是注重互动体验,让职工在参与中受教育,提升实效性;四是通过活动强化职工与工会联系,为同类工作提供可复制的“体验式”路径,助力工会工作提质增效。
(郑州市职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