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方达实施三项工程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案例2025年第53期)

政策研究室 2025-07-15


一、背景意义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思想铸魂工程、技能筑基工程、暖心护航工程,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党建引领、技能提升、人文关怀与创新驱动相融合,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二、主要做法

(一)思想铸魂工程,筑牢信念根基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抓紧党员常态学习不松懈,建立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学习效果抽查,‌构建长效学习机制。丰富学习载体,与专项主题学习、民主座谈会、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法治专项宣传以及劳模精神弘扬等相融合,加强对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促进职工思想统一和凝聚力提升。

(二)技能筑基工程,锻造技能人才

坚持‌分层分类培养,对基层班组推行一系列实战导向的技能强化培训,对管理层及干部群体实施高端管理能力发展项目。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与省内院校合作开设钳工、车工、磨工等专业,实施大学生专项培养计划等。依托多功能实训中心,设置理论教室及钳工、磨工、切割工等实操基地,紧密围绕公司主要生产工序设计了一系列专业化、实战化的训练项目,为新员工岗前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提供平台。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尚秋元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宏利创新工作室,以师带徒、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带动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从保障设备动力、优化生产工艺到维护机械系统,形成“研发→工艺→设备”全流程协作模式。

(三)暖心护航工程,提升归属认同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董事长接待日、多样化线上沟通渠道、投诉举报专属通道等,搭建沟通平台。为全体员工提供全面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在节假日、员工生日给予节日慰问和祝福,赠送礼品。每逢夏季高温时节,为一线工作者送去清凉、送上关怀。以开展“三必访”为主要措施,及时传递公司党委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切实增强职工归宿感、幸福感。组织职工年度健康体检,体检率100%,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岗位作业危险源辨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等措施,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三、实施成效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显著。思想铸魂工程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工人思想凝聚力。技能筑基工程通过分层培训、建设实训平台等,培育大量技能人才,2024年开展40余场培训,800余人次参与,180名员工获中级技能证书,大学生专项培养三年累计100余名。暖心工程完善权益保障、福利慰问等机制,2024年工会“三必访”慰问90人,提升员工归属感。发挥劳模和工匠工作室作用,尚秋元工作室获19件授权专利,实现74mm超大尺寸PCD复合片批量化生产;李宏利工作室获18件授权专利,首创激光全替代技术。公司借此构建员工与企业共生格局,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行业标杆。

四、经验启示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技能提升、人文关怀、创新驱动等产改重点任务,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创新构建思想铸魂工程、技能筑基工程、暖心护航工程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结合的产改体系,深入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深化产改新路径,为110家市级产改重点企业深化产改提供了参考借鉴。

五、推广应用建议

适时开展实地了解,认真总结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化产改中的经验做法,并积极推广。争取用1年时间,指导全市各产改重点企业因地制宜,探索产改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手段新思路,为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计划年底前印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郑州市产改重点企业”风采展示资料汇编,为全市重点企业深化产改提供参考指南,奋力推动形成我市“百企出彩、千企示范、万企跟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

(郑州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经开区总工会)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