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工业公司: 探索建立激励产业工人成长机制(创新案例2025年第50期)

政策研究室 2025-07-08


一、推荐理由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产业工人成长激励为核心,融入智能化基地站点、智慧化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职工思想关爱、建功激励、技能成长、文化凝聚机制,为推动河南中烟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内生动力。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1.搭建职工思想关爱机制。成立基层群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构建覆盖一线、班组、岗台的工作网络,通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贯、群团思政工作研究与宣传等多元工作,筑牢职工思想引领“桥头堡”。创建EAP(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思政工作站,定期开展思政教育与心理辅导活动,借助专业设施和“EAP志愿者服务队”,为职工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打造思想关爱“根据地”。以企业烟标变迁、品牌更迭、体制变革为主线,融合地方文化、红色记忆等元素,打造烟标文化长廊,作为职工“五爱”文化教育基地;利用局域网开设特色专栏,弘扬企业精神与主流价值观;通过“微家园”公众号,以丰富形式传播先进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搭建职工建功激励机制。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涵盖劳动、技能、创新等多类型竞赛,推进“六型三化”班组建设,(六型”班组:和谐型、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效益型、安全型;“三化”管理:检查管理规范化、考核激励科学化、班组建设特色化)开展人工智能、数字赋能、网络安全、商业智能工具等新兴科技竞赛项目,充分彰显职工“建功立业”价值。从竞赛中选树劳模、工匠等先进典型,通过建设劳模大道、星光走廊、功勋荣誉墙、明星职工微视频展播等宣传方式,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协同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部门,鼓励职工提升学历技能,重奖认证职工;打通技能技术成长双通道,完善评聘机制,优厚人才待遇。

3.搭建职工技能成长机制。创办职工培训学院,创新“订单式、个性化、单点课”三级培训模式与五大教学模块,配套试题库、实训场等资源,助力职工成长成才。建立具备多客户端的“电子阅览室”,整合海量线上学习资源,满足职工多样化学习需求。推进工作室联盟建设,围绕资源共享传承,开展“线上线下”协同行动;制定积分排名与评选激励制度,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4.搭建职工文化凝聚机制。设立图书阅读、电子阅览、读书沙龙、文化交流、诵读咏唱等五大智能学习区打造智能化职工书馆,以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创建特色文化空间,配备先进图书借阅浏览设施,提升职工借阅学习体验。定期开展青年读书沙龙、文化大讲堂、才艺训练展演、技能公开课、创新论坛等活动,结合社会实践与专家交流,提升职工综合素养。打造文化体育场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成立文体协会,开展多样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二)工作成效

通过产业工人成长激励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产业工人队伍思想、资源、信息、知识、成果的深度交互,推动产业工人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业生涯三大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公司创新工作室联盟成为全国烟草轻纺烟草工会和国家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试点并全国推广,2024年4月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相关案例入选烟草行业唯一的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案例。近年来,公司众多成员工作室及个人屡获国家级、省级和行业荣誉。其中,20家成员工作室获评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家获评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另有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首批烟草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公司新增全国技术能手4人,河南省技术能手45人等众多优秀人才。

公司基层单位创建了全省首个集“思想关爱、素能培养、文化凝聚、健康共享、普惠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职工之家,成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名片。此外,职工在学习与宣讲领域成果显著,1人获评“河南省工会职工书屋学习成才职工”,1人获全省职工宣讲赛金奖,1家职工书馆获评“全国工会品牌职工书屋示范点”。

(郑州市总工会政策研究室、劳动和经济工作部,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工会)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